通知公告

学术讲座——介孔MOFs的创制及其生物医药应用

发布时间:2025-04-14   浏览次数:0

报告人:顾金楼 教授

报告人单位:华东理工大学

报告时间:2025年4月18日(星期五) 9:00-10:00

报告地点:银河welcome娱乐网站新校区理科群7号楼C118会议室


报告摘要:

鉴于其模块化组装模式,金属有机框架(MOF)是目前科学界研究热点之一。然而,大多数最初报道的MOF仅限于微孔范围,限制了它们在涉及大分子时的实际应用。

聚焦于生物大分子相关的生物医药应用,报告介绍课题组在软模板策略制备的分级多孔MOFs (HPMOFs)的开发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。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有效解决了HPMOFs创制的相分离问题。为了扩大孔径,使MOF的合成条件与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相容,提出离子介导的自组装(SIMS)策略,并结合共聚物模板的结构导向特性,构建了系列具有大介孔甚至大孔的HPMOFs。SIMS策略为改变HPMOFs的孔径、孔结构、形态和化学成分铺平了道路。所得HPMOFs中分离但紧密相连的分级孔不仅可以实现快速传质,还可以分离不同大小的客体分子,使其适用于蛋白消化、级联催化、酶辅助底物传感和DNA剪切等生物医药应用。


报告人简历与简介:

1998年7月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学士学位,2001年4月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硕士学位,2005年4月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,2005年5月到2008年8月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、日本东京大学和英国基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08年12月,获评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。2013年9月获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。曾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,上海市浦江人才,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。

目前主要从事多孔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生物分子的分析与分离、生物与仿生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。在生物大分子和疾病标志物的检测与成像,生物仿生催化材料领域获得系列创新成果。近年来,在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,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,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50余篇,论文他引总计9500余次,H因子53。主持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5项),重点项目,国家重大研发计划,上海市重大研发计划等20余项。